我发现了另一个互联网世界
胡小燕,26 岁,湖北襄阳小店主 “接过母亲二十年的心血,不想让她再操劳了” 三线城市很少有便利店,只有私人承包的烟酒店、副食店。黄底红字招牌、展示商品的玻璃柜、贴着雪糕广告的冰柜,都像是统一装潢的。 初见贾桂芳时,她正蹲在店门口喂猫。猫只有一只鞋那么大,被一根红绳牵在小板凳上,这是为了避免它冲到马路上出意外。她还捡了一只大黄狗,正慵懒地晒着太阳。 猫狗双全,午后暖阳。羡慕么? 二十年前,贾桂芳盘下了市中心一个小店,卖烟酒副食。粗看,店里只摆下了一个柜台,外加一个冰柜。细看,还有一道小门,撩开帘子,锅碗瓢盆齐备,顶上还有块床板——这是她晚上睡觉的地方,床上摆着一个硕大的进货箱。 “地方太小,睡觉的时候再把它搬下来,平时多腾点位置转身。”前面卖货,后面住人,这间加不足 20 平的商铺,住着贾桂芳和她的女儿胡小燕。扣除房租水电,每月收入正好能维持母女俩的生计。本附近有家职业技校,放学的孩子都会买点文具、小吃。前几年学校搬迁,贾桂芳失去了稳定客流。那一年胡小燕高中毕业回家看店,她发现总有一波人,来店里问完价格,打开手机瞎点一通,然后走了。 胡小燕一打听,才知道他们是“比价党”。网上商品比店里便宜,消费者自然就不来了。越来越多的人网购,快递包裹如何安放成了问题。不久后,中通、圆通、邮政等公司,陆续派人到当地寻找驿站。胡小燕积极报名,成为整条街最早代收快递的人。 历史在去年下半年重演。小城里出现了一波地推大军。他们在街头巷尾发传单,告诉街坊邻居,上网还能买菜了。这次,胡小燕又主动在网上报了名。 “我妈在这里卖了 20 年东西,看到小男孩买糖哄暗恋的小女孩,她也觉得开心。”这家臃肿简陋的小店,是母亲的半生。 想守住店,胡小燕没啥办法,还好还能挤上互联网这班快车。她成功了,代收快递和社区团购两项业务,占现在小店收入的三分之二。
现在整条街上,没有一家店只卖货。传统实体店没有消亡,靠快递、卖菜找到新的维持生计的方法。 (编辑:沧州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