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把“年轻”的解释权还给年轻人
当你年轻时,以为什么都有答案,可是老了的时候,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。 ——王家卫《堕落天使》 751 D·Park,第一车间门口,,两个姑娘在冬季的暖阳中驻足,抬头便望见印着九个人头像的海报。 她们拍下两张照片,便随着面前签到处的队伍,鱼贯进入名为“年轻馆”的地方。这些年轻人来这里,都试图寻找一个 问题的答案: “年轻是什么?” 跑调 ?抗打击? 低声部? —— 听起来,这些词就不像是形容那些样板间一般的好好年轻人。 当我们聊年轻人时我们在聊什么? 互联网普及后,有个特点,无论怎样总结年轻人,都会是以偏概全。这也是面向年轻人进行营销活动时,品牌方和 广告人共同面临的创意困境。 传统洞察目标人群的方法是,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,总结他们的共性,然后在具体创意中指出。 但现在,这个答案越来越难找。 在虎嗅F&M节的年轻馆,上一分钟还是说唱歌手马俊的“Keep it real”。 图为中国新说唱人气选手马俊 下一分钟则变成了偶像范薇的“甜蜜气泡”。 图为艺人、《创造101》选手范薇 同为“河北代表”,史里芬和耿哥带来两种气质的网红特色。 图为知名vlog博主史里芬 图为短视频红人手工耿 又在下一回合被史炎解构个干净。 图为脱口秀培训师、笑友文化CEO史炎 我们在准备采访视频中9个年轻人时,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。他们表达的态度各不相同,但毫无疑问都拥有大量拥趸,代表了一批年轻人的意见。 活动完了,采访终了,也不知道,哪一种才是“主流”的年轻人。虎嗅连同腾讯音乐娱乐几番脑暴,决定不再试图去为 年轻人下一个最终定义,而是将他们分别展示出来。 在不止一个领域有所研究或成就的,就是#跑调艺术家# 几经挫折初心不改的,即#抗打击乐手# 而从幕后或小众领域走向台前的,称为#低声部# 当我们放弃寻找答案,却发现这些年轻人在努力寻找各自人生的答案。 那些把野心藏起来的年轻人,准备征服世界 如果你玩过《瘟疫公司》,就知道,若一种病毒刚开始就大杀四方,科学家就会迅速将其剿灭。只有一开始伪装成 普通感冒病毒,大规模传播后突变成杀人病毒,才能顺利毁灭世界。 “丧”“佛”“玩世不恭”是年轻人给世界留下的印象。世间或理解,或批评的意见中,未必意识到这只是他们的保护色, 保护他们等到“突变”时分。 梦想当然要实现,但他们对名利同样有野心。当虎嗅和腾讯音乐娱乐试图借助他们触达年轻人,他们甚至反过来“利 用”我们,作为自己发声的渠道。 (扫码可进入专题,看更多视频) 像“抗打击乐手”蔡维泽提出了“颓废式的豁达”。对于一种年轻人状态如此精炼的表述,让我们不得不在传播中多次提及。 像“低声部”Yamy,除了“生活不易,多才多艺”这样的老金句,还有“拥有冲动”和人生尊严相勾连的表达,令采访她的 伯通老师都颇为感慨。 像“跑调艺术家”叶梓颐,表示一份星空摄影职业,同时实现了自己天文和广告两大理想。这种自信让人不由赞叹:年 轻真好。 当世界试图洞察年轻人,年轻人同样在洞察这个世界。他们在低谷时苟住,当机会到来便露出獠牙,抓住属 于自己的名利,以及表达机会。 让年轻人得以年轻 年轻人一直在奔跑,追的是答案,是梦想,是光。 而他们所需要的,是上升通道,是表达的舞台。 无论是#音为年轻#的系列视频,还是F&M节年轻馆的演讲以及展出,虎嗅和腾讯音乐娱乐搭建了一个舞台, 给年轻人去发挥,去表现,而不再强加偏见给他们。 图为虎嗅和腾讯音乐娱乐联合打造的F&M创新节年轻馆 图为【倒带】环节,星客多CEO庄威喜提“C位” 图为虎嗅F&M创新节年轻馆观众爆满 我们无意否定那些给年轻人们定量、定性的机构与个人。只是发动同理心,仔细想想,谁在年轻时,不曾希望这个 世界安静下来,好好听一听他们内心的声音? 他们期望有人理解,期望与世界达成和解。如果可以,最好有名一点,多挣一点钱。 那时他们年轻,相信一切会有答案,也相信自己的声音,可以传遍天地。 (编辑:沧州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